宁愿相信舅舅,却不愿相信叔叔,古代的皇帝为什么做这种选择 - 文卫 - VR视觉网
现在位于 // 首页 / 文卫 >

宁愿相信舅舅,却不愿相信叔叔,古代的皇帝为什么做这种选择

2020-03-04 12:34:13
来源:东方头条评论:0点击:

古代王朝社会走向崩溃乃至灭亡的原因中,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外戚干政。可以说,古代所有王朝的灭亡,都离不开外戚干政的影子。那么,既然外戚干政,是造成古代王朝社会混乱及灭亡的重要原因,为什么每个皇帝上台以后,还只是相信母亲家的亲戚(比如舅舅或者外公),而不会相信父亲家的亲戚(比如叔叔)呢?

(平王东迁)

说外戚是造成王朝混乱的重要原因,并非危言耸听。先秦及上古时期,外戚就已经在政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。西周甚至是因为外公替作为外孙的周平王打抱不平,造成了国家的动乱,后来周平王还不得不迁都。汉朝时期,无论是造成西汉灭亡的王莽,还是造成东汉灭亡的梁冀,都是外戚的身份。唐朝和宋朝,也有不少外戚发挥过重要作用,比如作为李治舅舅的长孙无忌,就极大地影响了初唐时期的政坛。

以至于到了明朝的时候,朱元璋为了避免外戚在政治上发挥作用,还规定,所有皇帝的皇后,都必须从民间选拔而来。朱元璋这样做,就是因为民女没有背景,他想堵住可能形成外戚干政的这个漏洞。

那么,明明舅舅(或者外公)经常让王朝出问题,为什么古代皇帝会总是选择相信自己的舅舅(或者外公),而不相信自己的叔叔呢?

这要从一个人从皇子到皇帝整个过程说起。

当某个皇子还没有成为太子,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,舅舅(或者外公)是他唯一的希望。

虽然古代是嫡长子制,嫡长子才可以当太子,才可能继承皇位。但是,由于皇帝的儿子非常多,势力非常复杂,所以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。就算是嫡长子,也不一定被立为太子。就算被立为太子了,也随时都有下台的可能。

(刘邦)

之所以会这样,就是太子之位会遭到很大的冲击。有一些是来自于其它皇子的冲击。比如李世民就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构成威胁。胤褆也对太子胤礽不满,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。甚至有一些威胁还来自于皇帝本人。比如刘邦立嫡长子刘盈为太子了,但他却一直不满刘盈,要废掉他,立小儿子刘如意为太子。朱常洛是嫡长子,但是他爹明神宗就是不想立他为太子,而只想立朱常询为太子。

正因为每一个皇子在当上皇帝之前,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,或者说他必须去争取。因此,他自己就必须要有所依靠。必须要积攒力量,和别的皇子争斗。

什么才是古代皇子们最可依靠的力量呢?

其一,叔叔们是不可能的。

皇子的叔叔们为什么说是不可能的呢?因为叔叔们也是皇家一族的,他们自己也是有后代的,也是可能参与争夺储位的。

除了这个原因以外,某个皇子如果与叔叔们交往,还必然会引起皇帝的极大猜疑。因为那些叔叔们,本来就是皇帝的一个极大的威胁。皇帝一直是提防他们的。如果某个皇子与叔叔们联系得太紧密,这个皇子和叔叔们都是会受到打击的。

比如宋太宗的儿子赵元佐与叔叔赵廷美关系很近,最终,赵元佐失去了太子之位,而赵廷美也被则被贬到房州,抑郁而死。雍正的儿子弘时与叔叔胤禩有联系,雍正气得把弘时逐出家门。弘时本来应该获得储位的,也得不到了。

所以,无论如何,不能和叔叔们联络。

(康熙画像)

其二,大臣们是不可靠的。

皇子们除了不能和叔叔们联络以外,还不能和大臣们联络。

皇子们和大臣们联络,这在古代叫做“交通大臣”,或者说叫“首尾大臣”,是会受到严厉处罚的。

李亨是太子,大将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养子,相当于是李亨的哥哥。兄弟俩聚一聚,本来是没什么的。但是,就因为他们聚一聚,结果王忠嗣被唐玄宗贬谪,而李亨也受到严厉处罚,太子之位差点不保。这就是“交通大臣”的后果。

康熙在废掉太子胤礽以后,让大臣们推荐一个接班人。大臣们集体推荐了“八贤王”胤禩。这一做法,让康熙认为胤禩与大臣们“交通”。康熙从此再也不喜欢胤禩,辱骂打击,无所不用其极。

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给大臣们求情,请求宋太宗给立了功的大臣们兑现功劳。本来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情,谁知道宋太宗冷冷说了一句,等到你当了皇帝以后再给他们兑现吧。此话吓得赵德昭回去以后就自杀了。

既然皇子们不能联络王爷们,也不能交通大臣们,因此,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,就是母亲这边的亲戚了。而当他们依靠母亲这边的亲戚上位,最终当了皇帝以后,外戚自然就走上了政治舞台,发挥了应有的作用。

而且,由于舅舅(或者外公)是外戚,夺位的可能性,远远小于叔叔们。因为他们夺位,便意味着改朝换代,大家是接受不了的。因此,皇子当了皇帝后,也会一如既往相信舅舅(或者外公)们,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
(参考资料:《中国通史》)

热词:不愿 舅舅 叔叔 皇帝 古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