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世致用的儒家学说,是如何被千古第一帝康熙发挥到极致的 - 文卫 - VR视觉网
现在位于 // 首页 / 文卫 >

经世致用的儒家学说,是如何被千古第一帝康熙发挥到极致的

2020-03-04 16:00:33
来源:东方头条评论:0点击:

摘要:

满清一族始于渔猎,与元蒙一样,也算是马背上的民族。但清朝的统治者,很懂得拉拢汉人为己所用。要拉拢汉人,首先就要先熟悉汉人的文化。从顺治帝时期开始,满清政权就十分尊奉孔子,推崇宋明理学。清朝的皇帝不仅善武,学识也都很高,他们比很多汉族大地主更懂得如何利用好儒家学说,来进一步巩固其封建统治的重要性。尤其在康熙帝亲政后,表彰孔孟程朱成了常态,提倡儒学的风潮达到了巅峰。康熙更是自称统治天下当“以讲学明理为先务”,称颂朱熹是:“集大成而继千百年绝传之学,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”。

极力推崇儒家学说的“千古第一帝”——康熙康熙帝将儒学作为统治思想

1、康熙帝刻苦研读儒学,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

康熙帝从五岁就开始读书,以儒家经典为主,无论战事还是太平,到老从未间断过。四书五经、资治通鉴等,无不研读。他每天请儒臣在经延讲坛上讲解儒学,反复研讨,极力做到“意”和“理”之间的相互贯通。除此之外,康熙帝一方面以身作则亲自写书介绍儒学,用以发扬朱熹性理之说;另一方面,又命理学大臣李光地等编纂《朱子全书》、《性理精义》等书,在朝堂和读书人中广为宣传。康熙帝攻研儒学之刻苦和持之以恒,表现在他始终以儒家理想的内圣外王和贤德仁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,并由此推己及人,以儒道治国平天下。正式凭借着对儒学的研究和实践,他从汉族地址阶级手中夺过儒家旗号,作为满族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,利用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,以争取汉族地主阶级,加强对全国人民的统治。

时任相国李光地主理编撰《性理精义》,蔡世远担任分修

2、康熙帝对儒学进行宣传,并作为考试的题目

康熙帝曾颁布“圣谕”十六条,继位之君雍正又将这十六条圣谕进行扩充和演绎,编成《圣谕广训》一书。这是“普天率土应一体读讲”的训条。无论文官武将,都要于每月朔望向百姓、兵丁宣讲,并要求他们用方言俗语反复析解,做到家喻户晓,最终达到“愚民感发天良,戾气消而和气聚”的目的。童生赴考,教官要在明伦堂前对考生宣读《卧碑文》(注:《卧碑文》是顺治十七年对生员颁布的条文,主要内容是严禁生员立集会和上书陈言。)和《圣谕广训》。考试时,考生必须默写“圣谕”一节。圣谕的主要内容是宣扬整套的所谓“明伦纪,辨名分,正人心,端风俗”的腐朽的说教,企图用劝谕和教化的方式,消除反叛的思想行为,以巩固封建统治,这也就是孔子的“道之以德”的统治办法。

《圣谕广训》主要用来训谕世人守法和应有的德行、道理,源于清圣祖仁皇帝的《圣谕十六条》康熙五十一年,公元1712年,康熙正式把朱熹升入孔庙大成殿的十哲之次。自此之后,“朱子祠宇遍天下”。

大成殿是夫子庙的主殿,将朱熹被列入大成殿,显示出其独特而崇高的文化地位儒家思想最厉害的武器——三纲五常

儒家思想中程朱理学的核心,即为三纲五常。康熙帝深知忠孝节义是治国安邦的根本,因而相信可以利用儒家思想,来驾驭群臣和统治全国人民,这当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宣扬三纲五常。因此,三纲五常对于满清政权来说,是封建国家中央专制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础,也是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思想武器。

1、“君为臣纲”表明了清朝继明的正统地位

清朝的统治者们一直都在竭力宣扬“君之尊同天,亲同父”的一套说教。康熙帝就十分重视《明史》的纂修,其目的就是为了要表明清朝继明的正统地位。同时,通过对《明史》的纂修,还可以选拔出一些忠于明王朝的人并对其加以表彰。这既可以抚慰一些明朝遗老和汉族知识分子,也可以告诫天下万世的为人臣者,君臣的纲常是永恒不变的,正如儒臣魏裔介所说的那样:“不忠于明朝者,必不忠于我朝”。

“君为臣纲”是三纲之首

2、“父为子纲”强调忠孝一体为臣为民理念

忠和孝本是联在一起的,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们也一直在竭力标榜“孝治天下”,宣扬“父为子纲”。孝本来是指善事父母,是从家族血缘关心引申出来的一种道德观念,在封建社会里,是维护封建家长制的工具,同时也是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的工具。《论语》有言,“孝慈,则忠”,又说,“其为人也孝悌,而好犯上者,鲜矣!”

康熙帝和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标榜“孝治天下”,其目的就是要在臣下和百姓中灌输君父民子的思想,确立自己的君父地位。康熙钦定的《孝经衍义》,对“孝治天下”的道理大加申诉,“圣谕”第十六条第一条就是“敦孝悌以重人伦”,把孝放在社会生活的首要地位,要求不民族、不分官民、不分性别、不分年龄,都讲求孝道。孝道经过发挥和演义,扩展成为生活中不庄重是不孝,作战不勇敢是不孝,对官员怠慢是不孝,对皇帝不忠心也是不孝。总之,一切不利于统治者的言论和行为,都是不孝。封建帝王就是企图通过提倡孝道,达到统治臣、镇压臣民反抗的目的,从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。

父为子纲,忠孝一体,不忠也是不孝

3、“夫为妻纲”宣扬了忠孝节义的治国精神

三纲中的“夫为妻纲”,强调了男权主义的思想。客观来说,这在伸张夫权的同时,本质上是对妇女的一种压迫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这也一种维护和巩固政权、族权、神权的手段。清朝从康熙以后,朝廷每年都要大力旌表夫死殉节、未婚守志之类的节妇,给银建坊,视为常例。客观来说,如此宣扬节义的目的和宣扬忠孝是一样的,因为忠孝节义是清王朝治国安邦的精神支柱。

夫为妻纲,既是男权思想的体现,也是宣扬忠孝的手段文末小结

在儒家传统中,经世致用观强调关注社会现实,利用所学解决时代的问题,因而在每个时代都发挥着历久弥新的作用。康熙帝之所以利用儒家学说来巩固封建统治的做法,不得不说是起到了一定的稳定朝纲和安抚黎民的作用。在康熙统治时期,全国相对统一,民族矛盾也相对比较缓和,这同他宣扬儒家理论,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与合作是分不开的。

热词:儒家 经世致用 学说 千古 极致